人工智能配合网约车平台的监管政策有效保障司乘出行安全【新闻】电子设备
网约车的迅速发展,缓解了城市交通出行的痛点,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。然而随着网约车市场日渐扩大,问题也随之产生:平台低价竞争,服务却在缩水;号称提升用户体验,维权却石沉大海;一直在不断整改,安全问题却频繁发生……面对这些问题,消费者该怎么办?网约车平台企业该如何整改?有关部门又该从何处入手规范网约车市场?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。
面对种种问题,网约车平台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,现今科技已经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,网约车平台也应该紧跟科技脚步,更好地为人们服务。
作为网约车平台企业,应将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其业务运营的重中之重,完善“安全出行保障机制”。自从各大网约车平台企业对网约车司机进行严格的筛选、评优后,交通事故确实在明显减少;但暴力事件却依然频发,由此可见,规章制度只是安全出行的基本保障,想要有效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,实时监管才是有效途径。那平台该如何实现实时监管呢?此时,有效地运用科技便成为平台监管的有效武器。
日前,滴滴出行发布了相关的安保升级措施,新增了短信报警功能,在原有行程录音功能的基础上,逐步试行车内录像等功能,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,对司机和乘客潜在的违法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。
首汽约车针对网约车安全问题,其ci车载智能硬件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迭代,升级后的ci车载智能硬件系统增加了一些新功能,如酒精检测、一键报警、终端报警、高精度定位等。
万顺叫车践行“让出行更安全”的理念,严格落实“平台持证经营,司机持证上岗,车辆持证载客”的监管要求,持续推进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。据了解,万顺叫车紧跟科技的脚步,一直在进行安全保障系统的研发和升级,日期,已完成了乘客端app行程中的安全保障功能升级,如后台实时监测、一键求救、行程分享以及管理紧急联系人等功能,让司机和乘客均处于一个相对公开透明的实时监管出行环境中。
科技与产业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,对于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网约车平台来说,如何有效运用科技来解决实际问题,是保持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。各平台均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,紧跟科技脚步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安全出行等问题,为乘客提供更安全、更智慧的出行服务。
- 行业需求强劲徐工机械预计净利倍增-【新闻】
- 机械行业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国新路线-【新闻】
- 卡特彼勒推出CatCenter-【新闻】
- 专业工业机器人调试机器人换人-【新闻】
- 10月重卡市场捷报再传4个原因令同比大增-【新闻】
- 324线泉州市区路段改善工程通过验收0-【新闻】
- 北京对支持奥运建设有功企业免征六年营业税-【新闻】
- 2013年斗山Infracore中国区CSR业务硕果累累-【新闻】
- 常吉高速开工总投资106亿元全长2237公里-【新闻】
- 北重集团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9亿元-【新闻】
- 阿特拉斯TC215挖掘机即将亮相2010上海宝马展-【新闻】
- 2015中国农机手大赛西部省际联赛在陕西开赛-【新闻】
- 12月钢铁市场仍有下跌空间-【新闻】
- 安徽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奇瑞重工-【新闻】